大学毕业后,陈振国放弃了繁华都市的工作机会,一头扎进了偏僻的渔村,守望着门前的一片海滩。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却难以挖掘出它的价值。为此,他组建团队、研究沙虫养殖、破解行业难题、打开销路,一年年走来,闯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如今,陈振国已打响了“沙虫王子”品牌,运营的“湛江市碧海湾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控制优质滩涂达六百多亩,每年稳定营收约500万元。
攻克人工繁育沙虫苗难题
陈振国的家乡遂溪县盛产一种顶级海产——沙虫,它虽没有海参、鱼翅、鲍鱼的名贵,却味道鲜美脆嫩,营养价值高,为海参、鱼翅所不及。然而由于沙虫素来依靠天然生长,人工孵化培育沙虫苗一直是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而这大大制约了沙虫养殖的产业化,陈振国敏锐地从中嗅出了机会。
为了打破这个局面,2009年刚刚从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陈振国,放弃了大都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的小渔村,天天泡在海边一个简陋的养殖场里试验,终于利用野生亲虫孵化出了虫苗。
那一年,20出头的陈振国尝到了科技的甜头,他的“方格星虫(沙虫)土池育苗生产技术”项目获得了湛江市201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专家鉴定项目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央视等媒体还对他的专利技术及创业之路进行了相关报道。
然而技术突破后,依然是艰难的创业征途。陈振国拿着父母支持的、从亲友那里借来的启动资金,开始自主创业。因为缺乏人手,从投放饲料、换水、清塘这些体力活,到监测、记录、选苗等技术活,他都要亲力亲为。
后来,他请来昔日同窗,正式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公司才渐渐成型。在产品上,通过人工孵化的沙虫苗种品质好,存活率高达90%,颇受养殖户青睐,养殖场开始逐渐盈利。如今,陈振国经营的湛江市碧海湾水产科技公司已成为沙虫养殖户购买种苗的首选。
成功研发“采虫神器”
在实现沙虫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进程中,采挖一直是横亘其中的难题。长期以来,采挖沙虫几乎都靠纯手工,一般熟手一小时能挖2斤。1斤鲜沙虫收购价约为40元,其中就包含10元的采挖成本。
致力于加强公司核心技术能力的陈振国,为了攻克这个采收技术难关,带领团队整日在滩涂上进行试验。前后研发投入超过20万元,终于成功研发出新的“采虫神器”,并申请了专利。在这项技术尚未完善时,一位广西同仁得知消息便积极联系他,说愿以200万买断这项专利,但陈振国拒绝了。“我们想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也是未来我们在这个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他表示,该项技术可以将沙虫采收效率提高数十倍,以往每人每小时2斤的采收率量,在该技术的助力下能达到一百斤,这项发明的产业革新能力可见一斑。
打造“沙虫干”行业标准
在解决完沙虫生产过程中的“痛点”后,陈振国又瞄准了加工环节。沙虫干的制作以农村散户自制为主,往往存在虫干仍有余沙未洗净、虫体颜色不够靓等,影响了客户体验。
在碧海湾公司位于草潭镇南洪村海边的加工场看到,一篮篮鲜活肥嫩的沙虫被送到这里,20多名来自周边农村的农妇身穿工服,正在熟练地翻洗沙虫。
经过初步检验后,沙虫被摆放在底部为钢丝的烘干架上,进入烘干房进行机械烘干,12到14斤沙虫一般可以烘制成1斤沙虫干。
“相对于传统的自然晒干来说,机械烘干时间更短,沙虫更新鲜,营养成分流失得更少,而且更卫生,质量更为可控。”陈振国透露。
陈振国介绍,相对于传统手工做法,他们用技术解决了沙虫干含沙量、品相和包装储存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甚至对于如何保存沙虫干,他们都反复进行了试验,“买回家的沙虫干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可以保存半年以上。”
“我们希望能打造沙虫干的行业标准。”陈振国表示,虽然目前沙虫干产供销仍未形成规模效应,但他们正朝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路径发展,对沙虫的清洗标准、烘干时长,沙虫干的形状、颜色、含水量等技术参数,包装储存标准等都有相应的量化标准,为此他们还专门注册了“沙虫王子”的商标和品牌,开发了包装精美的高端礼品装,瞄准了火热的高端保健品食品市场,即推向市场以来一直供不应求。
互联网卖沙虫
打造出优质的核心产品后,陈振国团队开始尝试拓展更为广阔的销售渠道,不同于传统的分销模式,他们将目光瞄准了互联网。
陈振国团队专门注册了一个“沙虫王子”微信公众号,不光介绍沙虫专业知识,还分享各种青海网页设计沙虫美食、企业动态,有时还会奉上海滨风光美图和诗文,既玩情怀,又接地气,一推出就“圈”了不少“粉丝”。加上团队成员在各自朋友圈不时“晒虫”,一部分沙虫干通过微商渠道就可以售罄。
不仅如此,陈振国团队还与互联网众筹公司以及国内一线互联网金融平台展开深度合作。首批众筹项目仅3分钟便销售一空,近200人在线上体验并认筹了20万元的沙虫产品。
除了在线上发力,他们也在线下大幅布局,一方面着力开拓珠三角核心城市市场,以礼品装打入酒店、保健品店进行品牌推广;另一方面,积极进军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市场,形成线上与线下的有效呼应。
产业扶贫助乡亲致富
生于斯长于斯,这片大海成就了他的事业,在公司逐渐步入正轨之后,陈振国将回馈故乡当做分内之事,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建加工场解决村民就业,忙得不亦乐乎。
早在2011年11月,陈振国团队就成立了遂溪县帮众沙虫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公司提供虫苗,农民负责采挖、收购、加工和销售。相对于其他海产养殖来说,沙虫养殖的抗灾能力强,养殖风险小,带动了草潭当地和东海岛等地一批农民致富。
50来岁的张细妹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碧海湾公司位于南洪村的沙虫干加工场翻洗新鲜沙虫,一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也不算很辛苦,挣得不比去城里打工的少。”对于家门口的工作机会,她很满意。
和她一样受雇于碧海湾公司的有30多人,主要从事沙虫收购、加工等工作。他们都来自南洪村,这个并不富裕的海边渔村,被列入了新一轮精准扶贫贫困村范围。而陈振国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脱贫贡献力量。
下一步,他们团队计划发起成立一个扶贫基金,从企业的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公益用途,扶助当地农村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和贫病家庭等。